文:大師姐
今年三月,陳沛傑先生給我來電說希望出一本與我們廣東人息息相關、以海味為食材的書籍,透過精緻海味菜譜,使人更加認識新鮮食材以外的選擇,使我們在飲食方面更添情趣。
出身於不算富裕的家庭,家裡的海味通常是蝦米、
冬菇。小時候如沒有胃口,媽媽便會用鹹魚煲飯或用陳腎煲粥給我們吃,雖然簡單,但味道到現在也不會忘記。過時過節時候或會吃到蠔油燴罐頭鮑魚或冬菇燜蠔豉,這就是我對海味美食方面的童年回憶。
數十年來德輔道西這條海味街,一直是香港海味店聚集地,海味街多年來經歷許多轉變,然而不少老字號依然存在,使人感覺到在這裡真的有很多選擇、可以買得放心。海味街的信譽是由這裡的老字號用多年時間和努力累積,得來不易,故此我特別尊重這兒的老字號。
認識「德成海味」已有10年,開始不是買它的鮑參翅肚,而是買一罐日本蠔油,延續至今天連買蝦乾也會特別找它。為什麼要提這罐蠔油呢?在五十年代,物資並不如今天這麼豐裕,只在特别日子才會劏雞殺鴨,平時家中只常備一罐鮮炸豬油,用它加豉油及荷包蛋已可以送一碗飯。偶然父親會買樽蠔油回來,豬油蠔油撈飯的美好味道到今天也沒有忘記。可惜到八十年代末,很多澳門規模較小的蠔油廠相繼結業,流浮山亦因海水污染而少了高品質蠔油出產,很久再沒有嚐過美味的蠔油。記得父親以前說過,最好的蠔水是日本造的,當時很奇怪為什麼不是香港或澳門貨,日本人怎麼會懂得做廣東人的蠔油?2001年我七哥竟偶然在「德成海味」發現這罐日本出產的頂天蠔油,他給我試味,試第一口時真的疑患疑真,連忙給我的老師鑑證,她說已有30年沒有嚐到過這種蠔油味道了!很慶幸有「德成海味」這種老店,竟然可以鍥而不捨往世界各地尋找高質素的產品。價錢方面,2001年賣 $68一罐,到現在也只是賣 $85,對我們這種用家,真的要感謝這間殷實老店。
從前因工作關係,每個星期總有多次在外邊吃飯,但現在已愈來愈少,因為已很難找到可以令我心動的餐館,不是材料不好,就是加入太多假味道,現在已很少廚師肯用心去做好他們的一份工了。平價的館子、中價的館子,絕大部份的收入已奉獻給業主,何來金錢去買好的材料?只好加幾匙平價味精或雞粉給你吃便算數。其實,每次在外面吃飯,過半數的錢是給了租金和
裝修,其餘的還要付人工、燈油火蠟,可以想像有多少錢是可以留來買作料?我們為什麼不做一個精明的消費者?我敢肯定的說,最好的親子活動便是一起在家煮飯,如不懂得怎樣煮,不用擔心,可以買本食譜,依樣畫葫蘆,買$200作料至少有兩三倍回報。我對食很有要求但不會浪費,故請不要亂買,因現在的雞無雞味、魚無魚味、豬肉用了過量激素、蛋黃是淡檸檬黃色無味道、菜用了很多化學除蟲劑,當然,買海味也要小心上當。「德成海味」賣的馬友鹹魚、本地特大蝦乾、龍躉皮、真正大地魚乾、金華火腿也是上好貨色,豐儉由人。如今「德成海味」已傳至第二代,經創始人陳輝先生與供應商多年來建立的良好關係、有經驗豐富的老臣子做軍師、還有兒子沛傑帶領下的一班富有生氣的年青員工、事事肯勇於嘗試,有了這幾種元素,在這廿一世紀年代,已非常穩打穩紮。
我不算「德成海味」的大客,但每次造訪,沛傑一定會與我閒談,使我感受到他是個好學不倦、沒有浮誇、腳踏實地、用心地去演繹一位年青又上進的海味店老闆。這一趟,沛傑說到要出書,要用不同角度及以食譜來介紹各類海味,我相信肯定會十分受歡迎。現今市面上有很多不同的飲食書籍,但由一家資深海味老字號來介紹各種海味乾貨,絕對是給飲食有興趣一群人的一個大喜訊。我稱這本《瀛寰海珍》為海味及乾貨的購買指南及食用天書,它教你怎樣選材、分類、認識每種海味的特點、製法、程序、功效及益處,更有些小貼士,教你如何分辨優劣。如今在劣貨假貨充斥的市場,不單止年輕一代對分辨好壞及真假有困難,就算是富有經驗的也有機會老貓燒鬚。《瀛寰海珍》不只是介紹貴價海味,連鹹魚、雞心棗、西河棗也有介紹,真是窩心!
願祝讀者如我一樣喜歡這本《瀛寰海珍》,也希望不久將來可以見到它的第二、第三本陸續出場。
今年三月,陳沛傑先生給我來電說希望出一本與我們廣東人息息相關、以海味為食材的書籍,透過精緻海味菜譜,使人更加認識新鮮食材以外的選擇,使我們在飲食方面更添情趣。
出身於不算富裕的家庭,家裡的海味通常是蝦米、
冬菇。小時候如沒有胃口,媽媽便會用鹹魚煲飯或用陳腎煲粥給我們吃,雖然簡單,但味道到現在也不會忘記。過時過節時候或會吃到蠔油燴罐頭鮑魚或冬菇燜蠔豉,這就是我對海味美食方面的童年回憶。
數十年來德輔道西這條海味街,一直是香港海味店聚集地,海味街多年來經歷許多轉變,然而不少老字號依然存在,使人感覺到在這裡真的有很多選擇、可以買得放心。海味街的信譽是由這裡的老字號用多年時間和努力累積,得來不易,故此我特別尊重這兒的老字號。
認識「德成海味」已有10年,開始不是買它的鮑參翅肚,而是買一罐日本蠔油,延續至今天連買蝦乾也會特別找它。為什麼要提這罐蠔油呢?在五十年代,物資並不如今天這麼豐裕,只在特别日子才會劏雞殺鴨,平時家中只常備一罐鮮炸豬油,用它加豉油及荷包蛋已可以送一碗飯。偶然父親會買樽蠔油回來,豬油蠔油撈飯的美好味道到今天也沒有忘記。可惜到八十年代末,很多澳門規模較小的蠔油廠相繼結業,流浮山亦因海水污染而少了高品質蠔油出產,很久再沒有嚐過美味的蠔油。記得父親以前說過,最好的蠔水是日本造的,當時很奇怪為什麼不是香港或澳門貨,日本人怎麼會懂得做廣東人的蠔油?2001年我七哥竟偶然在「德成海味」發現這罐日本出產的頂天蠔油,他給我試味,試第一口時真的疑患疑真,連忙給我的老師鑑證,她說已有30年沒有嚐到過這種蠔油味道了!很慶幸有「德成海味」這種老店,竟然可以鍥而不捨往世界各地尋找高質素的產品。價錢方面,2001年賣 $68一罐,到現在也只是賣 $85,對我們這種用家,真的要感謝這間殷實老店。
從前因工作關係,每個星期總有多次在外邊吃飯,但現在已愈來愈少,因為已很難找到可以令我心動的餐館,不是材料不好,就是加入太多假味道,現在已很少廚師肯用心去做好他們的一份工了。平價的館子、中價的館子,絕大部份的收入已奉獻給業主,何來金錢去買好的材料?只好加幾匙平價味精或雞粉給你吃便算數。其實,每次在外面吃飯,過半數的錢是給了租金和
裝修,其餘的還要付人工、燈油火蠟,可以想像有多少錢是可以留來買作料?我們為什麼不做一個精明的消費者?我敢肯定的說,最好的親子活動便是一起在家煮飯,如不懂得怎樣煮,不用擔心,可以買本食譜,依樣畫葫蘆,買$200作料至少有兩三倍回報。我對食很有要求但不會浪費,故請不要亂買,因現在的雞無雞味、魚無魚味、豬肉用了過量激素、蛋黃是淡檸檬黃色無味道、菜用了很多化學除蟲劑,當然,買海味也要小心上當。「德成海味」賣的馬友鹹魚、本地特大蝦乾、龍躉皮、真正大地魚乾、金華火腿也是上好貨色,豐儉由人。如今「德成海味」已傳至第二代,經創始人陳輝先生與供應商多年來建立的良好關係、有經驗豐富的老臣子做軍師、還有兒子沛傑帶領下的一班富有生氣的年青員工、事事肯勇於嘗試,有了這幾種元素,在這廿一世紀年代,已非常穩打穩紮。
我不算「德成海味」的大客,但每次造訪,沛傑一定會與我閒談,使我感受到他是個好學不倦、沒有浮誇、腳踏實地、用心地去演繹一位年青又上進的海味店老闆。這一趟,沛傑說到要出書,要用不同角度及以食譜來介紹各類海味,我相信肯定會十分受歡迎。現今市面上有很多不同的飲食書籍,但由一家資深海味老字號來介紹各種海味乾貨,絕對是給飲食有興趣一群人的一個大喜訊。我稱這本《瀛寰海珍》為海味及乾貨的購買指南及食用天書,它教你怎樣選材、分類、認識每種海味的特點、製法、程序、功效及益處,更有些小貼士,教你如何分辨優劣。如今在劣貨假貨充斥的市場,不單止年輕一代對分辨好壞及真假有困難,就算是富有經驗的也有機會老貓燒鬚。《瀛寰海珍》不只是介紹貴價海味,連鹹魚、雞心棗、西河棗也有介紹,真是窩心!
願祝讀者如我一樣喜歡這本《瀛寰海珍》,也希望不久將來可以見到它的第二、第三本陸續出場。